“再加几排椅子。”近日,位于成都前沿医院中心的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成都研究院)十分热闹,报告厅临时加了几次座椅,依然不够。
当天,在140余名政府、高校、企业等各界嘉宾代表的见证下,该院首批11个创新转化实验室和6个公共技术平台集中投运。后者将面向所有科研院所和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开放使用,助力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是什么?
打造创新“策源地”,基本实现科研平台对重点细分学科的全覆盖
2023年4月揭牌的北大成都研究院,由北京大学联合成都高新区共建,是北大在全国唯一的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
据悉,北京大学2006年率先成立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在该领域积累了一批引领性的创新成果。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成都高新区的主导产业之一,2023年产业规模突破1400亿元,连续6年保持两位数增长,集聚相关企业超3000家。双方共建研究院,旨在通过优势互补,实现北大科技创新与成都产业发展“互促共进”。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和运行,北大成都研究院已建成七个前沿技术研究中心、11个创新实验室和6个公共技术平台,基本实现了科研平台对重点细分学科的全覆盖。此次集中投运,也意味着该院各项工作全面实地开展。
这些实验室和平台是什么?
北大成都研究院院长来鲁华教授介绍,11个实验室均由不同的PI(学术带头人)领衔,主要基于疾病筛查与治疗、复杂疾病攻克、新药发现以及衰老研究等重要临床转化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战略布局,通过问题驱动开展创新转化研究。
6个公共技术平台则分别配备了先进的仪器设备,将开放给科研院所和生物医药产业相关企业共同使用,提供生物信息计算、基因测序、蛋白质组学分析、细胞分选等全方位技术服务:如细胞成像平台的全自动化显微镜、共聚焦高内涵显微镜等设备,可在药物毒性测试、3D类器官临床转化研究等领域发挥作用;生物质谱平台配置的多台设备,则能满足各种蛋白质组以及代谢组样品的检测需求。
在生物医药产业,公共技术平台尤为重要,可以降低企业研发、生产、经营等环节的成本和风险,提升产品开发质量,完善产业研发支撑环境。启动仪式现场,多位企业代表对新投运的平台表示期待。“通过较低成本的共享,可以帮助企业解决自主创新进程中的难题,如科研及产品开发所需的仪器设备、技术支持等,加速科研成果转化。”一位企业代表说。
做什么?
助力人才聚集,探索“北大研发,高新转化”新模式
当前,引导支持各类创新主体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快成果转移转化,成为各地重点发力方向。
成都高新区主要负责人表示,作为该区6个重大战略平台之一,北大成都研究院的集中投运,既是双方产业资源与智力优势的互补互利,也是探索“北大研发,高新转化”的跨区域科技协同新模式。
据悉,过去一年多来,北大成都研究院同步推进装修采购、实验培训、人员招募等工作,已初有成效。活动当天,该院副院长伊成器教授现场发布了10余项创新技术/产品——
如韩敬东实验室基于多种拥有独家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模型,开发出一套分析系统,可3D人脸图像检测人体衰老程度。目前该系统已与多家机构展开合作。又如伊成器、胡家志实验室研发的各类基因编辑疗法的安全性评估技术,申请了国内、国际专利,部分已获批。
高能级创新平台对人才的吸引力明显。目前该院已引进汤超院士、来鲁华教授等11位国际顶尖人才,引进北京大学博士及博士后26人,全职员工78人,实现了人才与产业、城市与高校“双向奔赴”。此外还将采用“校内双聘”的机制,通过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方式,吸引更多人才落地成都。未来五年,力争聚集120余名高能级创新人才,以及600余名全口径人才,促进原创性、颠覆性的科技创新成果在蓉不断涌现。
当天,北京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3家单位与北大成都研究院共建的学生实践基地揭牌,进一步助力人才培育。
更多的规划正在推进。今年,北大成都研究院计划聚焦新药研发、疾病筛查、疾病治疗、衰老四个领域,分别成立专班进行攻关。此外,还将携手成都生物医药的头部企业,建立集技术验证和中试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并对外开放。
作为北大成都研究院的共建方,成都高新区也在载体保障、基金打造等方面,为其创新定制了一系列成果转化机制。据透露,锚定成果转化“试验地”建设,北大成都研究院即将注册成立全资成果转化公司——成都燕蓉生物技术研究有限公司,已策划推动6个北大教授以及北大校友项目来蓉转化科研成果。“这对成都创新能级提升、产业建圈强链具有重要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