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水质监测行业竞争已经进入“下半场”,如何加快高质量发展步伐?在业内专家看来,国内水质监测装备制造增速扩容,包括中坚力量、中小企业在内的参与者潜力仍然巨大。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行业在加速布局传统业务的同时,也将寻找新的增长点。
“水质监测市场拥有广泛的机遇及强大的增长潜力。”而这为众多中小企业的崛起带来了新一波强势“助攻”。
近年来,中国环境监测市场稳定增长,而水质监测设备市场更是得到了快速增长,原因在于愈发严苛的环境标准倒逼出寻求更高效的高精尖监测设备,综合服务业越来越倾向于系统集合。随着环保攻坚战渗透率的持续上升以及环境监测装备等众多新制造技术的驱动下,水质监测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高增长潜力。据国内券商预测,到2020年,国内水质监测行业复合增长率将超过20%,相对应的市场规模则将远超1000亿投资体量。
监管部门对水质监测高质量发展同样持积极态度。目前,生态环境部正在全力推进水质自动站建设,各项准备正在有序推进,将在2018年7月基本完成2050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届时2050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自动监测站将全部建成,所有监测的数据将实行联网运行,对外公开共享。公开资料显示,每个站点的资金投入在100万元左右。但如果需要修路或远距离拉专电,投资可能翻倍。
与此同时,行业竞争也趋向白热化。业界分析普遍指出,中国水质监测设备行业的竞争相当激烈,2017年约有1500至2000名市场参与者。随着国产设备技术水平逐渐提升,水质监测设备从以进口设备为主,逐渐转向更多地考虑使用国产设备。其中,包括先河环保、聚光科技、雪迪龙、中科检测等行业翘楚共占据了近半壁江山的市场份额。
一方面,行业同质化竞争严重;另一方面,水质监测设备原材料价格也在持续高涨,正处行业转型升级期间的参与者不得不加快技术革新以获取综合效益。专家指出,当前水质监测行业存在的问题是,供应链整合能力不足导致各平台陷入同质化竞争,以及标准化装备制造与用户个性化需求难以平衡等。
在此形势下,当前水质监测行业已告别“野蛮生长”的青春期,取而代之的则是以技立企的发展路径愈加明晰。自2016年以来,水质监测市场的深度整合现象愈加明显,随着定制服务、整体解决方案等趋势的逼近,水质监测与水质监测设备都将面临新的变局。为此,有专家指出,“2018年或将是水质监测行业的供应链关键节点,加强供应链整合将是重中之重。”
不过,步入成长期的水质监测诸多既有挑战仍存,除了要正面迎击国际竞争对手外,还要面临国内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市场开拓成本等,需要行业携手打通上下游、共建生态圈。在众多业界人士看来,未来“小而美”企业的增长战略,一是增加用户基数,二是尽可能形成核心技术优势,三是积极探索平台的其他品牌模式,四是进一步发展水质监测的业务模式。除此之外,众多中小企业也将积极寻求战略联盟、投资与并购机会,以合作为契机,将极大地提升各自的业务能力和影响力。
换言之,中小水质监测企业则应更加注重监测要素的有效组织。对水质监测企业来说,技术研发、装备制造、工程建设、运维服务,重中之重就是做好服务,只有高品质供给与施工才能赢得市场。“水质监测行业目前正在深度重构。”业内认为,没有品牌的水质监测服务商将很难有竞争力,而技术升级将是水质监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中强者恒强的趋势渐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