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医学实验室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美国率先建立,随后欧洲各国相继跟进。时至今日,独立医学实验室已具有相当规模,并形成了一套完善监督和管理制度。
相对而言,我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起步较晚,同时规模小、数量少。在八十年代,我国曾出现检测服务中心,但检测内容有限,影响不大。
直到21世纪初,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成立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标志着独立医学实验室在我国正式落地,后者也成为了我国第一个经批准成立的独立医学实验室。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众对于独立医学实验室的了解也不再陌生,市场普及度有很大提高。可以说,独立医学实验室已从最初的探索期逐渐过渡到成长期。
未来五年,在外部条件不断优化下,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强化、分子诊断趋于成熟、检验项目价格下调等,独立医学实验室有望延续快速发展。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独立医学实验室行业发展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未来5年,独立实验室将占临床检验比重达10%以上,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相比现在,至少还有7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要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与政府展开合作。独立医学实验室与政府卫生管理部门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了破解“看病难”问题,因此双方有良好的合作基础。
其次,与社区合作。独立医学实验室通过社区模式,可最大程度地刺激需求增长,有效避免了患者重复检验费用,使得整个医疗生态圈相关群体更加便利,具有广阔发展空间。
第三,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智能穿戴设备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的健康管理等兴起,为独立医学实验室采集提供了新途径,并增添了更大想象空间。走“互联网+”道路,是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的不二选择。
综上,独立医学实验室发展势头向好,有助于提高医学检验服务水平,推动医疗行业快速发展。

- 长春工大“智能结构与系统实验室”揭牌
0评论2025-08-01

- 四川:全力建设天府实验室 打造西部科技新高地
0评论2025-08-01

- 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实验室):汇聚全球工业智慧,让“金点子”在湖南开花结果
0评论2025-08-01

- AI为核心的“虚拟实验室”创建
0评论2025-08-01

- 全国政协委员杨全红:建立实验室“交强险”势在必行
0评论2025-07-31

- 安徽智能无菌实验室的核心价值体现
0评论2025-07-30

- 光伏材料与电池全国重点实验室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
0评论2025-07-30

- 明月湖实验室在重庆揭牌
0评论2025-07-30

- 香港理工大学与蚂蚁数科共建“AI+Web3联合实验室”
0评论2025-07-30

- 数据要素市场价值评估中心和张江科学大数据创新实验室揭牌
0评论2025-07-29